从马大毕业已经有五个月整了,最初设想的计划是申请到秋季入学的 master, 然后安心上课刷题找工作。可惜申请不顺,只好兵荒马乱地一边找工作一边申请春季入学 master。 这半年 a lot happeened, a lot has changed。现在我有了一个学校的 offer,申请的几个工作也收到了拒信回复,觉得是时候回顾一下这半年的经历。

六月初送爸妈回国后,一个人在家里很闲,没心情做任何事。虽然知道要开始准备刷题,投简历,改文书,但仍是每天上上网虚度光阴,夜里心虚焦虑睡不着。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讲,没怎么经历过失败的人在遇到一次挫折后会不愿再次尝试,becasue of the fear of failure, 感觉心头一震。过了两周左右,终于开始效率不高地回顾 Java 基础知识和刷题。一开始刷题,就会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挫败感。常用数据结构不熟悉,算法不熟悉,逻辑不清晰。Easy 难度的题磕磕绊绊能写出来,medium 题苦思冥想加上提示能写个差不多,hard 题无从下手。慢慢又过了一个月,才感觉自己熟悉了 leetcode 题目的范式和套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算法和数据结构。然而对于不甚了解的算法,还是有意的回避与之相关题目。大约在这个时候,我经历了找房子和搬家,搁置下了学习。八月中左右,在新家安定下来后,终于试着投了简历。

九月初,又回到学校参加 Career fair。Career fair 那天还是记得比较清晰。早上换好熨烫整齐的衬衫和西裤,因为每次 career fair 大家都无视 casual dress code, 只好迫于 peer pressure 穿的人模狗样。那天天很热,把车停在了 Varsity公寓楼下,因为学校停车太贵。在 Varsity 的时候 kind of missing WYM, and my college life. 先去图书馆打印简历,晒得出了很多汗,担心在 Career fair 被人看到衣服被汗浸湿的狼狈样。等到谭下课后一起去 career fair. It’s always good to have someone with you to go through all the tough shit in life. 每次来 Career fair 总有种莫名的不适。可能是紧张,可能是里面太闷,也可能是 sick of waiting in a long line and presenting my humble resume, acting like I am so fascinated by your company and job, but in fact I am not a match for the position because the recruiter never post requirements on their booth. Anyway, 就是不喜欢失望的感觉,no one does. 结束之后我和谭已经累的讲不出话,It’s exhausting to do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出去的时候天黑了,下着雨,Xfinity 门口的那只龟被灯反射得发亮。那时候觉得 the real world is really tough. 晚上吃饭的时候遇见了袁耀,寒暄感慨一下大家都不容易。真的都不容易。

之后几天收到了几个 OA, 奇怪的是只有一家给了下一步面试。还有两个电话面试,也都挂了。回想起来还是可惜,题目简单却没发挥好。Google 的 on campus 面试还是很期待的。面试前刚从湾区回来,也感受了一下那边的环境和氛围,真的挺好,也挺贵。所以内心还是蛮希望自己能通过 Google 面试的。可惜第一轮答得太差,知道自己无望了。接下来的一周收到了这几家的拒信,也收到了 NEU SV 的 offer, 想来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现在各项事情都告一段落,没什么压力地刷刷题。内心对新学校还是有些期待的,觉得来都来了,我也不差,总还是能找到实习找到工作的。闻道有先后,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